168体育官方网站你从《设计中的设计》学到了什么?

  新闻资讯     |      2023-08-09 00:52

  168体育除了论文需要以外,好久没有静下心来读本书了,现在的生活其实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也比以前更自由,但是却因为过于自由而少了一些为某个环节所规制的仪式感。记得高中的时候,午睡前20分钟都会靠在床上读会书,每天只有20分钟然而积累下来数量也很可观。以往还保留着摘抄的习惯,积累了两大本,但是后来用电脑打字成为习惯,也就没有继续下去。那些灵光一现的句子,如果不记下来的话会随着书还掉而被遗忘吧,这样未免太可惜,但是摘抄也是不够的,摘抄只是零碎地把它们搜集在一起,写读书笔记是一种更为高屋建瓴更有效率的方式。所以今天就从这本书开始,敦促自己多看、多想、多写

  这次的书是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老爷子的表达干净清晰、犀利睿智、不说废话,十分好读,我只花了两天不到就读完。这本书本身就像个艺术品,让你有一探究竟的欲望。敢于留白的封面设计、黑色衬线字体的大标题、干净宽阔的图文排版,质感很好的纸张,要说最精心的设计到了一定层次就是最彻底的抛弃,最极致的简约,很有日本设计的味道。

  其实对原研哉本人并不了解,对于设计领域也涉猎不深。通读下来了解到他好像是无印良品的设计总监,在初期主导确定了muji的定位和哲学,所以从muji的风格就可以看出这位大师的风格了吧。基本上他还是一个平面设计师,在日本很有名气,设计过长野冬奥会、爱知世博会等日本国家形象相关的赛事宣传物料设计,还设计过东京很多座有名的商场的外观,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

  《设计中的设计》翻译为Designing design较为合适,即对“设计”这个概念重新进行反思。原研哉在书中也说道,他对自己的定义是一个“设计者”,在某领域加上“者”,这个“者”就应该是对前面这个概念进行探索、更新、完善的一个角色。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不仅仅是实践设计这个过程,同样还通过自己的活动、反思来反哺“设计”。

  在赋予了自己这样的使命下,他对“设计”到底是什么展开了发问。在书中,他结合理论与实践,梳理了从古至今设计思想的演变,接着试图阐明当代设计者所处的时代定位以及未来使命,以及他自身为此做了什么工作。

  一直熟练的做某件事情并不见得就是对其有所了解。原研哉打了个比方,比如这里有个杯子,你也很清楚这就是个杯子。如果现在有人突然对你说:“设计一下这个杯子吧!”你该怎么办呢?即使你意识到这个杯子即将成为你的设计对象,但是在当时你也会因为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设计它,而感到自己越来越不了解这个杯子。

  但这就是关键所在:这可能觉得自己对这个杯子的了解在倒退,但是其实并不是,因为你不再是毫无意识地就将此物品定义为杯子,而是进行了更深层地思考,所以你对这个杯子其实是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

  这就是对于日常的陌生化。我们观看世界的视角和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万种,只要能够下意识地将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设计。

  许多设计师关注创造力的获得与表现,但是原研哉认为,创造力的获得,并不是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前端。如果能够把眼光放得足够长远,在我们身后也一样隐藏着创造的源泉。因此他很注重从设计的历史沿革来把握自身设计的支点。

  设计概念是如何产生的?现代设计的概念,大概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大革命的机械大生产带来的是商品的多样化和规模化,然而当时社会的审美仍然保留着过分装饰的王朝气息。这样,在工业革命的初期,由于机器制造水平的不发达,以及审美观念的影响,生产出了一批粗糙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地位是尴尬的:一方面机器生产是进步的象征,而一方面又践踏了手工技术的传统美感。两者如何调和?如何平衡创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这就成为了拷问当时的艺术家们的问题。约翰·拉金斯和威廉·莫里斯作为这个浪潮里的先驱,第一次吹响了面向“当代”的设计的号角。

  从这里开始,以“新艺术运动”的名义出现了一些列的艺术思潮,各种立体派、未来派、达达主义、新构成主义此起彼伏的出现,席卷了整个世界,为的是与过去的艺术形式告别。这是一次世界范围内的解体作业,让造型与艺术领域成为了一片瓦砾场,然而却是一片充满营养的瓦砾场。

  包豪斯学院从这里接过了设计的接力棒。他们把这堆瓦砾放入到一个巨大的研磨器中磨碎,再对粉末进行整理。所有与造型有关的要素,色彩、形态、质地、素材、节奏、空间、运动、点线面、都被进行了重新整理,最终被还原到了起点,精简到了无法再精简的地步。包豪斯开始直面工业化大生产汹涌而来的现实,在工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努力寻求设计的造型,诞生了以实现功能为目标的设计观,为现代设计概念的提供了一个形成的契机。

  美国则在他们的实践中确定了现代设计的基本原则。不管好坏与否,美国的设计是经济导向的。设计被当做一种经营资源来使用,制造商们首先通过市场调研把握消费者的喜好厌恶,再通过设计来不断变化产品的风格,以持续地占有市场份额。因为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这样的设计观也随着他们的影响而波及世界。

  从混乱到暂时稳定,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又即将步入到再一次的混乱当中。电脑技术的发展将带来一场产业的变革,现有设计方法、设计工具、设计理念也许在未来都将被完全推翻,该如何在高速的技术浪潮和捉摸不定的未来中把握设计呢?当代设计师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十字路口进行设计、反思。对此,原研哉试图让自己安心下来,不要那么急躁:他认为,电脑不是一种道具,而是一种素材。如果要将某一种素材当成优秀的素材,第一步就是要把素材的特性无限纯化。就像对于雕塑而言,黏土是隐藏着无限可能的素材,但是如果黏土中藏着钉子或金属片的话,人们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塑造它。因此可能性的实现是以黏土作为雕塑素材的纯粹分不开的。对于电脑技术,人们不应该只是粗蛮地使用计算机,还要用心思考如何以数字建构起来的新素材开拓一个理性世界。

  当我们一直在做某件事,我们可能不会满足于仅仅是完成它,而是怎样完成得更好。原研哉在“更好的设计”上的定义是认为设计师应该有意识地对消费欲望进行引导。听起来像是商家为了卖出更多商品背后的“阴谋”,那么该如何理解“对消费欲望的引导”?

  我认为原研哉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承担。消费有时候不仅仅是满足了生产者的利益,更是构成人们生活质量很重要的一部分。而设计又是承担着从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中的重要一环,所以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拥有能改变社会意识的能量。

  例如,“两室一厅”是建筑家西山卯三在关东大地震之后苦心研究出的一种对日本人来说比较标准、合理的生活空间。但是这个单词现在竟然成为了描述日本住宅空间的单位记号,各种房产中介的宣传、电视广告上充斥着“两室一厅”、“三室一厅”、“多少平米”等口号。也许对房地产商来说非常便利,但原研哉认为,这种以数字来衡量居住空间的做法,降低了大众阶层对住宅空间的欲望水准,是一种失败的消费引导。

  那么如何进行引导?一种可能是“美感”。事实上,当富有美感的商品在审美意识相对不成熟的国家销售时,也会对当地的消费者们产生启发,引起他们的消费欲望。但那些审美意识成熟的消费者是不大可能接受意见粗陋的商品的。这就是“美感带来的好处”——当与缺乏美感的商品并置时,有美感的商品更具有吸引力,也更能开启人们的消费意识。

  另一种可能,是“批判性”。如何设计,在产品使用的初期,就帮助人们形成对生活环境的合理看法,大众的消费意识是否会有所不同?这可以联系原研哉在“Re-Design”展览上邀请建筑家坂茂所做的一个“方形卫生纸”的例子。坂茂设计了一种四角形纸管的卫生纸。抽取这种纸时会因为阻力发出咔哒咔哒声,但是这正是这个设计的用心之处所在:造成使用的不便,唤起节约能源的意识。另外,由于圆形的卷筒纸在排列时,彼此间会产生很大的间隙,但是四角形就不会,人们在搬运或者储存时就可以节省空间。只是将卫生纸中间的芯改成四角形,就可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个设计的意义,并不在于要将世界上的卷筒卫生纸都改成四角形,而是暴露一种设计所具有的改变生活意识的能力和“批判性”。

  因此,对消费意识的引导就像是培育一块土地,我们并不是一定要先去进行土壤分析,再改良品种,或改为种植其他品种。不一定是把土壤的条件作为既定的,再在此之上开发品种,为土壤施肥,同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这和我对于广告还有营销的想法非常相近,现在的广告或者营销,呈现出一种趋势,那就是迎合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因为要获得流量,就必须生产赚人眼球的内容,什么内容赚人眼球?之前看过一篇所谓“运营宝典”的文章,总结了“运营七宗罪”,即越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和人性的本能的内容,越能引人关注,这就出现了许多新媒体、营销号为了博取流量而不断地生产一些低俗、贩卖焦虑情绪的内容。也许一时能够满足了它们的kpi指标,但是这样的目光是短浅的,只会把我们的信息环境搞得乌烟瘴气,人心惶惶。所以不论是广告、市场营销,这类泛内容的从业者,应该认识到自身所处的地位之重要,而怀揣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

  不过这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理解原研哉“引导”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凭什么认为“美感”就是所谓的好的标准呢?如果不仅仅是美感,那么世界上人们生活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该凭谁的意志去觉得什么样的消费意识是“好的”消费意识呢?设计师吗?还是另有其他人?“引导”总归是顺着某种意志进行的,那么会不会出现权力意志的压制问题?

  原研哉对自己的定位不仅仅是一名“设计者”,更是一名“日本的”设计者。对于作为日本人所承担的角色,他非常看重。他提到,记者高野孟在《世界地图的阅读方法》中谈到日本的位置时,表达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如果将地图九十度向右翻转,把欧亚大陆看成是“台”,那么位于最下面的日本,就像是一个接珠子的盘子。

  日本文化就像是一个文化大熔炉,全盘接受了许多种文化,固然会带来一片混沌,但是日本以边缘意识平衡了所接受的各种文化感觉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那就是一种谦卑的意识:把自己放到世界的边缘,摆在更谦卑的位置来思考问题,即主动了解世界,又冷静地察觉到自己的有点与缺点。

  而在现在,随着邻国中国的崛起,世界都在关注这个新的经济基准。原研哉认为日本不能在面对这个新基准的时候手忙脚乱,而是要更加认清自己的地位:一个国家的高速成长时期就像是一个人的青春期,而日本已经过了青春期,进入了成熟期。人类的幸福并不只是在持续增长的经济中才能找到,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文化长处所在,争取生成一种成熟文化所具有的典雅气质。否则日本就会成为一个无趣的国家,因为不知道怎样合理运用自己的资源而失去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

  老爷子给我的感觉是,他还是和绝大部分设计师一样,在发问了一遍又一遍设计是什么以后,还是会不自觉地回到对“美感”的追求上面。

  原研哉认为,设计师的任务在于控制信息的品质,记忆并不是简单地再现过去,而是在接受外部信息的同时,依次被一一唤醒,彼此验证,再充实以新的信息。设计行为,则是以这种组合而成的印象为前提,并且有意识地干预这一组合过程的行为。他提出了一个口号,“构筑信息之美”,即在这个有意识的干预过程中,融入一定的美感。

  如果欣赏他的作品不难发现,不管是极简朴素、还是繁复热烈,或是选择一些独特的素材,都有一种微妙的美感在里面。我想问的是,多大程度上“优美”或者“美感”是艺术或设计的准则呢?因为在以往,艺术往往等同于美,然而随着那么多新艺术思潮的产生和多元价值观的挑战,优美仿佛已经不再是艺术的唯一准则。亦或是,美一直是准则,只是我们对“美”的概念认知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后来确实是很有幸居然能把先生请到重庆来做了一个讲座,并且三生有幸全程随行陪同。

  期间和先生简单聊了聊,虽然我英语没啥自信,但是先生萌萌哒比我还生疏~~~

  讲座上和书中讲的东西都能在公开平台上了解到,而在和先生有限的一对一交流之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一个词——”cut off“。

  如果说将《设计中的设计》比作内功心法,则”cut off“无疑就是招式总纲,这也是原研哉先生对其设计思想的最终表达,其实也就是对”少即是多“的具体阐述和实际产品展现。

  原研哉先生自己也在说,他自己的设计,乃至日本的设计,是对全世界设计思想精华的吸收和再创作,所以《设计中的设计》可以看作是一本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总结和具有高度设计感的表达,确实是值得多看看,多想想。

  原研哉写这本《设计中的设计》,他的初衷是“想写本一般人也能阅读的书”。本书的卓越之处在于建立一个用“信息学”与“交流学”反思设计学的空间。从以往来看,设计被牢牢捆绑在艺术法则的空间内,如今似乎在原研哉的视角中,都成了“信息”的不同形态。设计是信息传达的一个端口,设计师似乎是站在这个端口的守望者。艺术是一种个体化的表达,不管是对个人对公众还是对虚空,它的表达都是单向的、向外的,但设计是沟通,是信息传递,是架起一座桥梁,构建一条通路,需要的是对所设计的物品和设计对象的深刻洞察,除了表现力之外,还要有同理心!所以一个好的设计师,一定是艺术家+沟通者,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着自己坚持的人,而不是高高在上活在自己世界的神。书中讲的设计理念、设计背后的设计,对于设计师来讲都有很大的启发。

  首先,关于设计是什么,作者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观点,设计是从生活中发现新问题的行为,创意来自平凡的生活。现代设计的产生,基于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突然间爆发的生产力,对传统手工的大冲击,一方面,机械化大生产为人类,尤其是平民提供了廉价丰富的商品,另一方面,机械化生产只能简单地模仿,生产的产品粗制滥造,让人反感,潮流不可逆转,不管文人雅士如何批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脚步绝不会停下,改变只会越来越快,适应工业社会的设计理念——包豪斯设计学院也应运而生,还记得包豪斯吗?我们在《运动中的视觉:新包豪斯的基础》这本书有提到过,它强调人本思想、为生活而设计,追求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虽然包豪斯设计学院仅仅存在十四年时间,然而现代主义的种子已经播下,随后席卷了整个世界。随后的后现代主义,则是设计师不甘于设计造型本身,力图从经验出发而对世界的新探索,与其说一场革新,不如说是充满嬉戏的玩笑。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又开始对设计产生强烈诉求,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历史再次重演,技术发展与设计像一对矛盾共生体,它们相互冲击又相互促进,以一种螺旋上升的方式推动人类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技术发展已远远超出我们作为个体对知识的把握能力,一眼望不到尽头,深有同感的是,此书成于2005年,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作者已经感觉到信息洪流对人类的超高速超容量压迫。那如今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究竟是在风口还是浪尖,又应该如何把握技术发展的脉络?是处于精雕细琢的手工艺时代还是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创造?而作者原研哉认为追赶技术的步伐是一件不妥当的事,而是应该以技术进步为依托,超越现代主义,从熟悉的日常出发去发现新的无限可能,特别认同作者的是:“创意不是要让人惊异于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于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技术毕竟是一个工具,我们是要去驾驭它去帮我们实现更多设计的想法,改善我们的生活,而不是依赖它。

  作者在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Re-design的概念,将日常用品重新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再设计。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对设计的认知都集中与从0到1的创作。但是如何着眼与我们已经熟知并且早已融入我们生活的东西,并创造出未知,这是原研哉关注的地方。原研哉认为:“我们越是确信自己已非常了解某物,我们对它的理解就越不准确。”就像相伴已久的情侣一样,其实我们越是确信自己已经非常了解对方,我们对它的理解就越不准确。在他看来,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以最为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本质。从无到有,当然是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赋予产品去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在这些产品的简述过程中,你可以清晰的了解到产品创意的思考过程,这才是最酷的地方。例如“四角形卷筒卫生纸”,虽然无数次看过建筑师坂茂的“卫生纸”设计,但是每再看一次,还是再次感叹,如此简单、如此精妙,一点设计的小改变,带来的生产、运输、使用、物质消耗的大改变。抽拉时会产生阻力,使得过程不便。其实这样是故意的,让大家有节约用纸,节约能源。四角形在排列时也会比圆形节省空间。这不正是环保的呼吁嘛!另外就是佐藤雅彦的日本出入境章,入境章是一架向右的飞机,出境章则是一架向左的飞机。作者原研哉把这种藏在设计细节中的沟通种子带来的连锁变化或反应,叫做“启发的萌芽”,想想看,乘客出入境发现这一设计时,心中一定会“啊哈”一下,对这个国家留下难忘的感受和体验,让乘客们感受到了人文的关怀,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温度。“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这部分的展示为我们揭示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若我们能以满怀新鲜的眼神去审视日常,“设计”的意义定会超越技术的层面,为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观注入力量。日常用品的再设计,就是让麻木于现代生活环境下的人们重新认识、体察到生活中的细节和乐趣。

  关于无印良品的来源和哲学理念,无印良品希望启发大家去追求更为完美的生活样式。给消费者一种“这样就好”的满足感,而不是追求“这个最好”、“非它不可”的强烈喜好。原研哉把“白”不仅当作一种颜色,他认为“白”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在设计的过程中,颜色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同的颜色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颜色的表示起着不同程度的警示作用。但是唯独白色和其他众多的颜色不同,“白”令所有的颜色都从中逃走,其自身却蕴含了无穷的多样性。在极简主义审美意识的影响下,无印良品在简化造型的同时,也进一步简化生产过程,制造出一批造型简洁、朴素且价格适中的商品群。无印良品注重呈现产品的质地,包装力求简单朴素,使用环保的无漂白纸张做商品袋。这些明确的概念,让无印良品给人们带来一种新鲜而且纯粹的感觉,满足了那些消费者们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及对创意产品的渴望。就历史性而言,无印良品的审美意识具有深刻的日本特性。同时,它作为一个优雅而质朴的生活提案,也在世界范围内完成了广泛影响。对无印良品的介绍,已经从具体项目的设计,进入全方位的立体呈现,设计到此,除了实物的设计,更是通过对实物的设计,传递理念、传递价值,向世界诉说“这样就好的生活文化和经济文化理念,无印良品并不像其他品牌一样,以它的固有文化为背景,而是意图创造属于世界各地、世界各国的“这样就好”,也因此,无印良品的概念提案传递的内容竟然是“虚无”,看似空无一物,实则包容万物。这个概念有点像断舍离,设计有取舍,留有余地,存粹,留给别人呼吸的空间。而我们许多设计师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原研哉提出这个“白”的概念是值得我们设计师思考的。

  日本崇尚简单朴素的理念,用归零扬弃所有的心态,在一无所有中蕴含所有。“无何有”这是体现了这一点,在空的容器里,容纳更多的东西。日本人似乎时常把自己放在世界的边缘,而且在其内心深处,总有一颗乡下人般的灵魂。不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而是习惯于将自己摆在更谦卑的位置来思考问题。在主动了解世界的同时,冷静地察觉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再在这一基础上思考。日本文化就像是一个文化大熔炉,全盘接受了许多种文化。这种状况固然会带来一片混沌,但当日本文化将其融合后,就会形成一种奇异的混合——这就是最彻底的简单。首先归零,扬弃所有。一无所有中蕴含所有日本的审美意识,是以边缘意识平衡了所接受的各种文化感觉后形成的,这一点日本的设计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兼容并包,虚心接纳好的事物。

  作者借世界博览会的搭建过程来阐述日本与自然的关系,包括“自然的睿智”的主题由来和设计过程。希望世界博览会给人对未来的启发。日本也经历过污染、资源匮乏的危机,所以现在的日本十分注重环保,可能是世界上最注重环保的国家。作者认为日本人时常把自己置于世界的边缘,总有一颗乡下人般的灵魂,所以日本的设计品牌,总是抱着审慎、冷静的态度,缺乏美国那种明确的自我意识,更缺乏欧洲那种浪漫气息,同时,也因为身处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贫乏的资源储备,连与亚洲其他地区相比,也更推崇简单、朴素,由此衍生的禅意、侘寂的审美哲学。在1997年,日本就研制出将无公害的燃烧废弃物用来发电的高性能汽轮机。所以,日本很注重人文与自然的融合。比如雅叙苑与天空的森林,在三十二公顷的土地上,只盖了五间左右的房子。这部分内容给我们的启示是,日本已经拥有提供能源或资源循环型模式的构想和技术。为了不再继续破坏地球规模的自然环境,像中国这些发展迅速的国家,也必须注重基础建设。自古以来,日本就认为,睿智就在自然之中,而人们都要吸取这睿智来生存。东方的思想文化则更注重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这些文化、思想上的差异导致了在设计理念上的差异。

  作者通过文字的方式,罗列了一些设计项目分析,对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无印良品的品牌想法等。其中“设计”一词的含义。这不仅是做出美的设计,而是要有设计的思想来源,创意源自于生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设计去引导大家的行为。设计的本质是对信息的整合处理能力,而不是拘泥在平面设计、海报设计等职位上。这是一个要求广泛且专业的职业168体育官方网站。在设计这条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吸收新的灵感和信息,逐渐养成独立的设计思路,才能更好地去传达设计、传递信息。

  在最后一节里168体育官方网站,作者区分了“传达设计”、“视觉传达”和“平面设计”的区别,总结了“设计是什么”的问题。原文大多已经抛诸脑后了168体育官方网站,但这一节带给我的共鸣和启发却印在我脑子里。

  我是这么理解的:学过高中生物的都知道,物种是有传递信息的属性的,他说到:“植物经过千万年的进化,为了更强大的繁殖能力,它们设计了新的器官‘花’,用以传递自己的物种信息”。而人类这种动物为了促进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创造了纸,其后为了更好地利用纸而创造了印刷技术,到了现代为了更好地利用印刷技术又演化出了平面设计。这一切都是为了向对方传达信息而准备的。

  一旦这样理解以后,我发现我以前所理解的(平面)设计,什么“以人为本”、“极简主义”、“扁平化”等等的专业术语和设计理念都只是表层意义的设计,而没有透彻到设计这一项人类精神活动的本质。 以前我对设计的理解实在是太浅显了,只是简单地理解为某种设计技法,甚至只是Photoshop/Illustrator里的某个工具的应用。有一种观点就是这些是设计的“技”,而原研哉所说的是设计的“道”,我非常赞同。

  而设计,虽不是具体的某个“技”,却也不是非常高大上的“道”,这个“道”也是简明易懂的。上面已经说过,它就是为了传达信息而衍生出来的人类活动之一。甚至对于平面设计来说,它的服务对象就只是一切能显示颜色/字体的印刷品/屏幕。真正重要的核心内容,是信息,和如何传达信息,而设计只是解决后者的问题。

  假设你有一个3万字的策划方案(信息),你需要向合作伙伴推广这个方案(信息传达的需求),本来是手写在纸上的,一份肯定不够,你只好去文印店复印个十几份(印刷)。一叠A4纸给到对方手上时,对方发现:印刷顺序有问题,第一页下面的那一张是第N页的内容,根本没法阅读。不用多说,这次策划还没开始推广就已经被拒绝了。这就是完全没设计的后果。也许有些人觉得这是常识问题,但页码按顺序排列,其本身就是一种设计。只是从纸和印刷术的流行到现在已过千年,人们早已把这种超级无脑简单的设计给融入到常识中去了。

  好在对方是你的老客户,约你整理好文件后下次约谈。你这一次用软件录入文档(工具、技法),编好页码,把顺序调好了,还编写了目录和小标题,注意到的字体的统一、对比和对齐,又检查了一次错别字和语法,还找隔壁的美女编辑给校对了一下,整份文件看上去轻快明了,心率还加了20。这一次交到对方手上:“嗯,我看完了,你的想法很不错blablabla……”这就是重视设计的后果。

  这个过程里你并没有请平面设计师帮你设计一份文档,你也许不懂平面设计或者也不在乎设计,但你很清楚自己信息传达的需求:“我要让对方明白我那足以改变世界的伟大想法!”这个需求驱动了你的项目,让你不得不进行“设计”这个跟你的想法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人类活动。这个需求也很简单,只需要让你的文档看起来流畅、能看懂就可以了,相信在这个几乎人人会用文档编辑软件的时代,大多数人都能轻易完成。

  我所理解的是,设计并不是只有设计师能做到的事,从千年以前,到现在,每个人都能做到,只要你有具体的信息,以及明确的传达信息的需求,设计是自然而然就发生了的,它早已融入到我们的脑子里,甚至是所有物种共有的一项精神活动。